各系(部、中心),各职能部门:
“艺术之秋”活动是学院近年来着力打造的一项品牌校园文化活动。活动集文化与艺术为一体,以弘扬高雅艺术为主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促进大学生和谐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校园文化建设,。传承和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精品,现将第三届“艺术之秋”活动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届“艺术之秋”活动将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坚持活动内容和形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同时在活动中不断开拓创新,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团结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励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奋发成才。
二、活动组委会
顾 问:萧 泰 张建忠 倪志新 李元旦
总 指 挥:王剑波
副总指挥:尹顺民
成 员:张儒林 张 帆 许信胜 厉树忠 卢永红
李 骥 孟子为 颜荣芳 董 捷 杨四海
郭夫敏 时胜利 边燕春 程 里 田学功 白 塔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部(处),由尹顺民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下设领导组织策划组、宣传协调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卫组,负责活动的日常事务和具体工作。
1、组织策划组:负责“艺术之秋”活动的总体策划、组织领导及活动方案的审定,重要问题的研究决定等。
组 长:尹顺民
副组长:
成 员:李岩民 赵 宏 司 强 文志杰 王允端
谈 刚 刘远聪 徐存艳 巴俊才 蒋志强
成 倬 马 斌 王志琼
2、宣传协调组:负责具体活动的组织实施,“艺术之秋”主题晚会节目的排练、筛选,舞台搭建、布置,活动的各项宣传报道等。
组 长:
副组长:王 焕
成 员:李德荣 刘 鑫 邢文博 张正春 侯永艳
车 玮 张振中 崔加强 周 霞 王志琼 王 佳
3、后勤保障组:负责活动期间校园环境的布置、美化,活动场地、用电、用水及其它后勤服务。
组 长:田学功
副组长:陈永生
成 员:刘建伟 秦宝华 董智林
4、安全保卫组:负责维护活动秩序和保证活动的安全。
组 长:白 塔
副组长:岳仕金
成 员:任斌强 丁 波
三、活动主题
金色之秋,璀璨知行
四、举办时间
2010年9月下旬——11月下旬
五、主办单位
学生工作部(处)、工会、团委、学生会
六、活动内容
(一)首届“校园之星”评选活动
1、时间:
2、内容:在全院范围内从学习学术、自立自强、社会工作、文体才艺等多方面,挖掘身边的典型,树立身边的榜样。采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评选出本年度校园“学习之星”、“科技之星”、“自强之星”、“奉献之星”、“艺术之星”、“体育之星”、“创业之星”、“管理之星”。
(二)第三届“艺术之秋”——“璀璨知行”文艺晚会
1、时间:
2、内容:编排、筛选品味高雅、艺术性强的文艺精品节目,举办“璀璨知行”文艺晚会。为全院师生员工打造一场高规格、高水平的艺术盛宴。
(三)第三届“高雅艺术进校园”——兰州一中交响乐团走进9499威尼斯专场音乐会
1、时间:
2、内容:根据教育厅关于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整体安排,积极邀请兰州一中交响乐团来我院举办专场音乐会。使学院师生能在校园内“品味高雅、传承经典”。
(四)“岁月如歌”经典电影展影
1、时间:2010年9月下旬至10月下旬
2、内容:精选一些内容健康向上,弘扬主旋律的经典电影进行放映,以先进的文化影响、感染青年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五)“青春颂祖国”班级红歌会
1、时间:2010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
2、内容:以一、二年级班级为主,举办“青春颂祖国”班级红歌会,“唱响主旋律、祖国在心中”从而增强学生爱国情感,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成才报国的情怀。
(六)2010年度“文明宿舍”评选活动
1、时间:2010年9月下旬至11月上旬
2、内容:在全院范围能开展文明宿舍创建活动,评选2010年度“文明宿舍”,予以表彰奖励。
七、评比表彰
(一)首届“校园之星”评选活动、“青春颂祖国”班级红歌会、2010年度“文明宿舍”评选活动将根据各项活动评选细则评选表彰优秀集体和个人。
(二)本届“艺术之秋”将根据各单位承办、参与活动情况,评选三个“优秀组织奖”、二个“精神文明奖”和50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八、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艺术之秋”活动是我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学院精品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各相关单位要把活动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文化育人、服务青年学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面活跃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广泛发动、突出重点。
要结合学院实际,突出特色,注重形式和内容创新,体现青年学生的特点和情趣,把握青年文化的最新动向,坚持主旋律,倡导多样性;要发动同学广泛参与,努力扩大活动覆盖面,力争使每一个大学生都从中受益;要围绕活动主题,抓好重点活动,统一品牌,形成合力,巩固提升“艺术之秋”的品质和影响力。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要做好各类活动的工作规划,制定详细方案。充分发挥校园宣传阵地和社会新闻媒体的作用,利用广播站、校园网络等各种方式对活动开展情况和工作效果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积极营造氛围,打造活动品牌,扩大影响。